掌上梅州讯近日,穿针引线随着线路绝缘测试完成,无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承建的机助瑞梅铁路广东段首条110千伏线路迁改工程圆满收官。此次迁改工程应用无人机技术攻克复杂地形组塔架线等技术难题,力瑞路电力迁成功打通制约瑞梅铁路建设的梅铁“卡脖子”难点,为后续桥梁架设主体工程全面铺开扫清障碍。穿针引线
一提到高压线路迁改工作,无人专业人士对它的机助评价都是施工难度大、协调工作量多、力瑞路电力迁技术要求高。梅铁而跨铁路的穿针引线高压线路迁改则是其中难度最大的一种。“考虑到传统的无人架线方式存在诸多困难,我们想到用无人机进行牵引放线,机助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施工。力瑞路电力迁”针对工程量大、梅铁地形复杂、安全管控难等问题,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项目团队组织骨干攻坚突破,决定改变传统的架线方式,利用无人机展放牵引绳进行导线架设,实现与地面零接触,地形零受阻,植被零破坏,大大缩短工期,降低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项目工作人员手持控制器,精准操控着一架无人机徐徐升起,机下悬挂的导引绳迎风展开。随着无人机盘旋上升,绳索在空中御风起舞,精准穿过线塔滑轮,被展放在铁塔之上。紧接着,牵引绳又连着导线向上向前爬升,当牵引绳与导线成功连接起两侧铁塔的瞬间,一段崭新的110千伏输电线路便在这崇山峻岭间昂然成型。
“过去人工放线,爬坡越岭耗时费力。几公里线路就得干上一周,尤其是遇上高山密林、沟壑纵横的恶劣环境,电缆硬拽上山容易受损,沿线植被也损毁严重。”现场工作人员说,现在只需要无人机出马,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级牵引绳展放作业,相对于人力而言,无人机从起飞到着陆,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3倍。
据悉,新建瑞金至梅州铁路(广东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项目位于梅州境内,正线全长75.06公里,配套工程包括漳龙铁路泮坑线路所至梅州站大里程端进站信号机电气化改造;梅州站相关股道电气化改造。
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
通讯员:左思琪 王雨龙 高正达
编辑:李子莹
审核:练海林
顶: 21314踩: 785
无人机“穿针引线”助力瑞梅铁路电力迁改
人参与 | 时间:2025-09-12 02:26:27
相关文章
- 伦敦希思罗机场一航站楼疑现危险物质被关闭
- 广东水文提醒:河流涨水和中小河流超警戒风险仍然存在
- 梅州高新区举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宣讲会
- 台风“杨柳”强度减弱!珠海未来一两小时仍有大雨
- F1意大利大奖赛排位赛:维斯塔潘创纪录夺杆位
- 台风“杨柳”强度减弱!珠海未来一两小时仍有大雨
- Coach热销难抵关税寒流 Tapestry(TPR.US)盈利展望受挫股价暴跌
- 业绩下滑引发CAVA(CAVA.US)股价重挫!华尔街争论:“抄底机会” versus “惩罚性区间”?
- 中国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等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0.34亿 腾讯(00700)绩后触及600港元关口 北水逢高抛售超11亿港元
评论专区